葛剑雄:从三千年前的丝绸之路看今天的“一带一路”| 教授观点
为期两天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昨日圆满落幕。“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不久前,中国著名人文学者、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应邀出席复旦EMBA“人文复旦”讲座,并发表名为《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主题演讲。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和丝绸之路的关系,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在这个更广阔的丝绸之路的历史中,中国人究竟起了何种作用,将来又将起着何种作用?
一带一路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
对于丝绸之路,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我们有一些官员都存在很大误解,他们现在还沉浸在自娱自乐当中没有办法解脱出来。往往不少人一看到彼得▪弗兰科潘的新书《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就认为丝绸之路非常了不得,在世界上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其实,只要认真看过彼得▪弗兰科潘的书或是听过他的演讲,就不难发现,他所提的丝绸之路其实已经超越了1877年李希霍芬对丝绸之路的定义,不再是单纯的丝绸之路、香料之路、黑金之路等等,而是沟通联系世界各地的交通、物流、人流的道路系统。
我们今天谈的“一带一路”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有一次,我问了我们国家一位领导人,他也说了,现在的“一带一路”讲的是从新疆阿拉山口通往欧洲的丝路经济带,以及从福建泉州出去的海上丝绸之路。但这只是中央阶段性的规划,会随着需要不断地扩大变化。目前的规划并不是全部的“一带一路”的规划。
所以,我们今天谈的丝绸之路,既代表了我们后人对前人,对历史的理解,也代表了我们对未来的愿景。但是我们研究历史,还是要回归到历史的起点,了解历史原始的面貌。唯有如此,我们的未来才不是简单的重复历史。
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在这个更广义的丝绸之路的历史中,中国人究竟起着何种作用?我们将来又将起着何种作用?
中国对丝绸之路的贡献与利用是有限的
事实上,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之路就已存在。考古学家在一座3200年前商朝的古墓里发现了和田青玉,这说明至少3200年前已经有人通过这条路将昆仑山的玉石送到河南安阳。一条早已存在的天然通道,因为人类有意识的利用开发,才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谈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期望与沿途部落沟通结盟,以联合抗击匈奴。这个纯粹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的出使,并没有参杂任何经济因素在内。但客观上导致了中国的丝绸、技术等通过这条道路流传至更宽阔的地区,直至到达罗马。
由此,丝绸之路为世人所识。正因为中国探索此道路的目的并不在于发展商贸,故中国境外各地区和国家对丝绸之路的利用,远超过中国自身对它的利用。中国对丝绸之路的了解是不自觉的,甚至轻视抵制它。
深究其原因有二。其一,中国自古以来就自认为“中央之国”,所以,我们很难看到中国对自身以外地域的热情和好奇,对西域也是如此。“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唐诗就反映出古人对西域的真实观感。精明的商人固然被商机吸引,只是中国古来轻商,民间的商贸往来是被禁止的。
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国是没有外贸这个概念的。另外,中国作为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的确是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粮食和生活资料是能自给自足,足够维持低水平的人口生存。我们对外没有需求。
认知和对外需求的有限,导致中国历代的执政者只接受朝贡,而不接受通关贸易,也禁止中国对外的主动贸易。在商业发达的宋代,朝廷也只想向外商收税,而非鼓励民间对外的主动商贸活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所有的远洋探索也只是基于政治目的,而非如哥伦布等一样出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新大陆的开拓。
尽管丝绸之路早期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一直到近代,主要是外国人利用它,而非是中国人。维持这条道路的动力也来自于外界而不是中国。因为我们无所求,我们多数时候是闭关,即使在强盛时期,我们也是“开而不放”的。
“一带一路”需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这种保守在商贸领域如此,在科技、文化等各领域也是如此。我们没有主动去传播,甚至去展示自己的文化。我们一些重要的发明,也是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机缘巧合地得以传播于世,而非自己主动为之。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文化对外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得多。
借助武力、财力和行政手段传播文化和宗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有人提出通过“一带一路”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今天还想进行文化传播,不但达不成目的,还会引起不同文化间的摩擦冲突。所以,习近平主席提到文明是互相借鉴,而不是单一推广我们的文化。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的润滑剂,而不是原动力。
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应该做到如费孝通先生所提议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首先,我们要尊重并发展自己的文化,此之谓各美其美。然后我们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文化,做到美人之美。沟通和尊重,才能让各种文化和谐共存,良性发展。
另外,将文化做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行传播,在传播途径和形式多样化的今天,也是一种更容易为大家接受的好方法。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光中国有积极性不够,还需要提升各方的积极性。只有参与各方平等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双赢,我们才能在未来取得成功。
17年考辅名师倾情指导,带你入门MBA联考备考
点击立即报名 :https://ke.mbalib.com/pc/column/939?cid=1%3Ffrom_source%3Dsxylb
详细课程咨询添加微信:mba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