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河海大学MBA教育发展密码解析

2014年05月04日11:46     智库商学院     阅读量:

  MBA(工商管理硕士)自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270多所高等院校设有MBA项目,每年录取人数超过3万人。然而,因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培养方式等与国外名校差距明显,中国的MBA教育也饱受质疑。

  河海大学MBA项目立足工程特色和水特色,以强调务实解决方案为底色,以提升商业能力为导向,率先启动三大国际认证计划,推动与国际标准接轨,探索出了一条贴近市场需求的MBA教育新路径。

  目前,河海大学MBA在校生规模达1000多人,每年新增招生300人左右。2008年,河海大学MBA入选《世界经理人》周刊“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前30名,并名列“中国最具发展潜力MBA排行榜”第四。2013年,河海大学MBA获得中国MBA成就院校奖;环球教育公布的世界最佳MBA项目排名中,河海大学MBA项目排名东亚地区第20位。

  以提升商业能力为导向

  MBA于1908年诞生于美国哈佛大学,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目前,全世界每年有数以万计的MBA学员毕业于各大商学院,成为出类拔萃的工商管理人才。

  据了解,国际上商学院的教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学术型教育,二是职业型教育。前者如著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验证理论,输出管理思想,进而影响学术界和商界。后者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注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MBA教育是后一类商学院教育的典型代表。

  河海大学是国内知名的工科院校,尤其以水利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为特色,拥有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的“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在科研方面,河海曾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前期专项、948项目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在工程建设方面,河海曾承担三峡、南水北调、小浪底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南京地铁、宁沪高速公路、南京长江二桥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拥有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经验。

  因此,河海大学商学院自2003年首次开设MBA项目以来,就确立了立足行业特色背景,继承工科大学的务实作风,以经营管理解决方案为底色,以提升商业能力为导向的MBA培养模式。

  据河海大学商学院副院长、MBA中心主任周海炜介绍,河海大学商学院MBA项目的教学体系以现代企业应有的管理能力架构为导向,制定实施4层结构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第一层是基础能力培养,包括管理基础知识、人际沟通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等;第二层是实训学习,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针对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在实际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第三层是专业方向拓展、行业领域拓展和跨项目拓展,为学生提供多种选项。MBA学生大多具有行业背景,根据学生所处行业的差异,提供不同的专业学习模块,并在专业必修课之外,设置可以与项目管理等工程硕士课程相通的跨项目选修课;第四层是问题导向的解决方案设计报告和论文。

  “MBA学生是来学管理的,不是来学管理学的。”河海大学商学院老师张颖说,区别于学术化教育的培育模式,河海大学MBA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商业实战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案例教学和方案设计的比例,目前已占全部课程的40%。

  为强化案例教学的效果,2010年,学院成立了案例中心,提高案例研究与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设计情景教室或情景剧场,为学生模拟出实际工作中真实的环境,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组织案例学习、讨论小组、解决方案训练,通过相互讨论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河海大学商学院还开展了多项活动,如鼓励学生参加国际MBA大赛、资助MBA学生出国游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大学合作举办“1+1”MBA、邀请企业家开讲座、举办商业沙龙等,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商业能力。

  率先引进国际认证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周海炜分析认为,经多年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70多所高等院校设有MBA项目,MBA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竞争领域已不单单局限于学科建设、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与工商界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资本实力等已成为MBA教育竞争的重要方面。

  周海炜认为,与国外名校的MBA教育培养模式相比,当前中国MBA教育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其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MBA教育对师资的要求较高,既要懂理论,又要懂实践,强调理论教学和实战管理经验相结合。然而,目前国内MBA教师多属于学院派,科研能力较强,实际的企业管理和项目运营经验不足。

  其二,教学理念依然落后。MBA学习最重要的是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精神、职业道德等“软能力”,即综合管理素养的培养,而目前国内的教学模式依然以传统的理论灌输为主,学生缺乏商业能力的锻炼。

  其三,国际化和本土化衔接不足。MBA培养必须面向国际化,但MBA培养又必须帮助企业解决现实管理的人才瓶颈,需要寻找平衡点。

  为解决国内MBA教育存在的问题,北京、上海等地的商学院,凭借地域和财力优势,实施大规模引进国际知名教授、组织国外访学、开设全英文课程等国际化策略。但全面地引入英文课程并不能解决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才培养现实的需求,MBA也必须接地气才行。

  “河海大学结合办学定位与自身条件,提出了与国际教育标准接轨的发展战略,在江苏率先启动了国际三大MBA认证计划,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周海炜说。

  国际上,三大MBA认证分别是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国际商学院联合会)国际认证、EQUIS(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欧洲质量发展体系)国际认证和AMBA(Association of MBAs,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国际认证。

  AACSB认证始于1916年,由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11所大学发起,针对工商管理和会计学领域的本科和研究生等教育项目进行认证,是国际公认的最为严格的教育认证制度,目前拥有遍及70个国家的会员1100多家,560多家院校通过该认证,国内通过该认证的高校有9所。

  EQUIS是由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所开展的国际性商学院质量认证体系,也是欧洲最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目前共有38个国家的146所院校通过该认证,国内通过该认证的高校有11所。

  AMBA于1967年在英国成立,是专门针对MBA项目的权威认证体系,注重体现商务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目前拥有全球70多个国家的180多所会员院校,国内通过该认证的高校有18所。

  2011年6月,河海商学院正式成为AACSB组织会员,获得会员资格是进入AACSB认证的关键环节,为启动AACSB认证奠定了基础。同年12月,河海商学院又通过了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B)的严格审核,获得了EQUIS会员资格;目前,河海大学正在全力准备迎接AMBA国际专家组的审核,如果通过,河海将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通过三大国际认证的MBA项目。

  据周海炜介绍,河海大学MBA教学引入国际认证将达到以下效果:

  一是将MBA教育作为知识服务产品,引入质量管理理念,从教学目标管理到教学过程管理、再到教学成果考核,形成质量闭环,建立起高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测和保障体系。

  二是用严格的国际标准倒逼学院改善教学模式,首先从MBA项目使命着手,确立具有河海特色的MBA发展使命,然后围绕学生的学习体验改善改革教学模式,进而逐步完善整个培养过程,将高品质的商业能力培养锻造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为学院提供与国际顶级商学院互相交流、共享资源的更高平台,加强与全球顶尖大学的深度合作,提升学院的学术知名度。

  “学院引进国际认证,最终受益的是所有参加MBA项目的学生。”河海大学2013级MBA学生张莉说,一方面,国际认证的通过,标志着河海大学MBA的办学质量跻身国际一流商学院群体,社会上对通过国际认证院校的MBA学生有更高的认可度。

  另一方面,国际认证是对整个学院的师资、学生、服务、硬件、软件等各个环节整体质量进行的全方位考核评估,引入国际认证意味着河海大学能享受到更好的教学服务。

  拓展特色教学贴近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MBA报名人数迅速膨胀,2012年已突破10万人,每年的录取人数在3万人左右。随着规模的扩张,我国MBA教育同质化等问题逐步凸显。河海大学将MBA培养目标与河海优势学科充分结合,贴近市场需求,打造具有水行业特色的MBA教学品牌。

  “治水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核心,河海大学商学院致力于将治水管理精髓渗透到MBA教育中。”周海炜说。河海最大的特色就是水利工程背景,河海大学将水利、水务、水电、水港、航运、海洋以及中国水文化融入到MBA教育中,突出河海特色。在MBA项目的管理上河海大学又体现了工程组织的管理严谨性。

  目前,河海MBA项目开设了9个专业方向,既包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金融管理、财务分析与控制、项目管理、商业情报和信息安全,还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开设了涉水企业经营管理和游艇管理方向。

  其中,水利水电作为传统行业,企事业单位管理及相关业务的延伸需要对该行业深入了解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而游艇管理作为新兴行业,目前国内教育大多是中专、大专等层次,本科及研究生等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才非常缺乏,业内人士一直呼吁完善游艇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

  此外,河海还设置了金融行业、医疗行业等社会热点行业的MBA培养项目,形成了以传统行业为根基,以新兴行业为特色,以热点行业为补充的立体专业设置架构。

  在教学模式上,河海MBA培养按照国际标准设置“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分为人文素质、管理理论、管理技能、案例实践等不同板块。

  在师资平台建设上,遵循理论知识与商业实践相结合、研究专长与课程教学相联系的原则,着眼于队伍结构、个人发展、教师组织等方面的建设。

  一是保持稳定的全职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目前,河海MBA项目拥有全职教师113人,兼职教师25人,其中博士107人,具有10年以上的专业经验的比例超过75%。在国际化战略引导下,全体教师中具有海外经历比例近40%,兼职教师中有36%来自海外知名高校。

  二是制定人才发展激励措施以保证教师个人发展和师资队伍持续建设。出台《河海大学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优先引进海内外、省内外的教授、副教授等高素质人才,并开展“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计划”等为在职教师提供深造机会。

  三是整合师资力量,发挥教师组织的作用。教师组织包括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方式。正式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参与课程组和组建研究团队。非正式组织主要有新教师研习营、教师午餐会、外教助教计划及 MBA教师座谈会等。

  河海大学MBA项目把握市场脉搏,贴合企业需求,开设了水利、电力、金融等行业特色班。围绕行业特征、需求为学员定制个性化的选修课程;开设“移动课堂”,将学员带到企业现场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定期邀请业内精英、高管分享从业经验;组织学术研讨活动,搭建业内学员交流共勉的学习平台、分享平台和共赢平台。2013年,行业特色班学员达92人,占全体学员的比例为28%。

  2013年,河海大学MBA项目进行了战略转型,在注重培养把握企业实情、市场脉搏,长于运筹决策和实战操作的未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基础上,开设了面向未来企业家和领导者的“上善若水”MBA项目和面对职业经理人的“海纳百川”项目。两个项目将根据学员的定位不同,前者将更加注重领导人的视野、战略上的培养塑造,为企业家领导者定制个人顾问团队,后者将更加注重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能力的提升。

  据河海大学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李婕介绍,河海大学MBA目前在校生规模已达1000多人,每年新增招生稳定在300人左右,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均建有实践基地。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认为:经济、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管理水平的升级。MBA教育体现了一个区域高端管理人才的市场活跃程度。当前,江苏MBA教育的竞争力明显落后于北京、上海,高端管理人才的活跃程度甚至不及广东,与江苏经济大省的发展不相匹配。

  新华社智库江苏中心建议:应提升江苏MBA教育竞争力,加快培养综合型、创新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助推江苏经济、企业转型升级。一、地方党委政府、开发区可充分利用MBA教育平台,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经济领域专业领导干部的在职轮训;二、驻苏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可与高校商学院合作开设行业MBA特色班,培养本行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三、民营企业可借助MBA教育平台,促进管理团队更新理论知识、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今年考研474万人,学历内卷不断加剧!

如果你还在纠结考与不考?考什么?

 17年考辅名师倾情指导,带你入门MBA联考备考

点击立即报名 https://ke.mbalib.com/pc/column/939?cid=1%3Ffrom_source%3Dsxylb

详细课程咨询添加微信:mba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