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厦大MBA中心邱晓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

2016年05月26日16:28     智库商学院     阅读量: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家邱晓华在厦门大学管院EDP名家大讲堂暨第32期精英总裁班开班讲座上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将在6.6%-6.8%之间,其中上半年预计增长6.5%-6.6%,下半年预计增长6.7%-6.9%,温和通胀格局将继续持续,股市将迎来慢牛。


  11月21日下午,厦大管院EDP第32期精英总裁班开班,特邀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家邱晓华先生带来开学第一课——大变局下的中国经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叶建明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管理学院EDP中心副主任吴育辉副教授担任主持。 邱先生是著名经济学家,被世界银行称为中国的“数字先生”,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论坛现场,高朋满座,EDP新老学员和社会各界朋友慕名而来,莅临分享。

  中国经济奇迹由内外因共同铸就

  在讲座一开始,邱晓华给在座的同学们回顾了中国经济过去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特征和主要原因。邱晓华表示,过去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9.8%的增长速度保持了30年,短短三十年间追赶世界的步伐,短短30年从中小经济体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从短缺变得富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体,老百姓收入以7.2%的速度增长,30年增长了3倍。“中国奇迹源于外部好环境,内部好变革。”邱晓华说,在国际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和平发展合作大潮滚滚,产业转移由西向东,世界迎来难得的和平红利释放期;以此同时,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新国策,破除生产力发展桎梏,释放长期被压抑的激情,迎来历史上少有的稳定发展黄金期。举国上下聚精会神搞发展,让改革红利成为发展的动能。

  邱晓华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着种种的困局,这因为四个方面发生了变化。第一,发展阶段变了,中国开始迈入中等收入阶段,原有生产体系需要重新构造,这种改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第二,市场变了,市场进入商品宽裕新阶段,原有政策体系需要转变。政策更多聚集在生产问题,需要转向解决市场,要有利于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创新发展,需要对需求端进行改变,需要对公共产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需要解决这些缺陷,意味着从生产者转变为服务者,从建设性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需要对既得利益进行调整,把权利还给企业,还给人民;第三,国际环境变了,世界经济由景气到低迷,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变,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用新的区域化替代全球化,意图重新夺回美国主导世界经济主导权,现在两个区域化体系都是排除中国,进入两个门槛更高,失去竞争平等性和优越性;新兴经济体加快工业化,与中国竞争更加突出;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南海问题,不确定因素增多;第四,规则变了,现在追求的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在谈到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时,邱晓华表示,今天中国的商品面临卖不出去的困扰,市场的需求赶不上生产的发展,这固然有生产的总量问题,也有生产的结构问题,供给端的问题,更重要也有需求端的问题,市场变得越来越难以容纳创造的商品。房地产发展从黄金期走向低迷期、外部世界经济走势低迷、中国城市化进程跟不上工业化进程、工薪阶层收到高学费、高医疗费、高房价的困扰、政策的调整等五大原因造成了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困境。

  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也遇到了成本约束的问题,现在中国已经告别低成本竞争时代,劳动成本在劳动成本在快速上升,企业人工成本在过去五年倍增,土地,水电要素的价格在快速上升,企业的财务成本在快速上升。环境约束、资源约束、债务约束等问题都在对中国经济的成长造成不小的影响。

  邱晓华同时也谈到了开放二胎,他认为现在中国开始面临老龄化人口增加的问题,目前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了16%,已经出现了未富先老的情况,而2030年老龄人口超过三分之一,就像今天的日本和欧洲,遭遇人口老龄化的困扰。这是近来计划生育调整的背景,虽然来得迟了一些,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明年增长有底线无高度

  提到中国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未来时,邱晓华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可以用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趋势、四个红利、五个理念来表示。

  所谓一个目标就是到2020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消除贫困。邱晓华说,要达到这个目标,经济增长就会有一个底线,即不会低于6.5%,但不会有上限,而且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

  两个重点就是打造国内经济升级版和营造国际新格局。现在提到的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从1.0版升级到2.0版,这些都是国内经济升级的体现;而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等投融资平台就是为中国的发展营造国际发展新格局,邱晓华认为,如果能抓住抓好这两个重点,未来五年中国将形成更好的发展局面。

  邱晓华表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将出现三个趋势:跨国经营、跨界整合、跨所有制整合。通过跨国公司的发展来推动国家的发展,国家实力的竞争有大一部分表现在跨国公司的数量和竞争力上,目前国家正在推动我们跨国公司的数量和竞争力,如果企业抓住大趋势,有更大的空间;跨界融合,未来金融化越来越明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打造生态发展圈是大势所趋。但是不意味着每个企业都要在每个链条上都自己为主,在这些链条上有自己的利益纽带,这样附加价值最大,竞争力最强,效益最好;跨所有制整合: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整合,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的整合,邱晓华说,这三跨是大势所趋,要顺应这样的潮流,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邱晓华认为,目前中国经济还有人口质量、全面改革、扩大开放、万众创新四个红利,制约这些红利的桎梏正在被打破,有望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邱晓华认为,对2016年经济的展望可以用“底线可守,常态难寻”八个字来表达。他认为从政策面上,中国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到产业政策,到国家的投资收入分配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调节余地。在明年第一、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低于7%,上半年预计增长6.5-6.6%,下半年可能会多力齐发,经济增长速度将稳中略升,预计增长6.7%-6.9%,全年预计增长6.6%-6.8%,农业增长在3%-4%左右,工业增长6%-7%,服务业增长7%-8%,还将保持温和通胀的格局,2%-3%的格局还将继续持续。

  股市:猪已死去,牛还活着

  提到明年的中国股市,邱晓华表示了对中国股市的乐观态度。经过今年的调整,业绩不好的股票将会慢慢被淘汰,中国股市将进入慢牛的格局。

  邱晓华认为,资本市场牛市格局没有改变,但是风格从“疯牛”变成“慢牛”,短期股市面临风险,但是长期来看,股市将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现在投资者风险偏好开始回落,加上之前过快去杠杠,改革预期回落,汇率波动加大,外部环境恶化,世界经济变化格局,美元加息,TPP冲击这些都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特别是救市后遗症没有完全消除,IPO恢复对资本影响如何存在不确定性。对救市资金何时解冻还有疑问。中国资本市场先天不足没有完全解决,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很难给投资者回报,监管不够科学和有效,也会影响中国股市。

  之所以认为“牛还活着”,邱晓华认为中国的长期发展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过去中国的发展战略是由银行信贷拉动,现在将转向为资本市场驱动;通过资本市场也可以达到资产负债修复的目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对存量资产进行重组;民众资产配置结构和资产优化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调节。

  邱晓华最后给出了他认为七个未来比较有希望的产业:老龄化相关产业、女性,儿童相关产业、健康食品,环保产业、海洋经济相关产业、金融相关产业、高科技相关产业、休闲与高雅艺术相关产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MBA智库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mbalib-mba 。


今年考研474万人,学历内卷不断加剧!

如果你还在纠结考与不考?考什么?

 17年考辅名师倾情指导,带你入门MBA联考备考

点击立即报名 https://ke.mbalib.com/pc/column/939?cid=1%3Ffrom_source%3Dsxylb

详细课程咨询添加微信:mba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