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MBA名师李志宏|人生之引擎,乃自由与创新

2017年12月04日14:44

  睿智的目光与平易的言谈,是李志宏老师给人最深的印象。从课堂内外的指导与交流,到各类活动的互动与切磋,同学们总是不乏能与这位师长亲密接触的时间与场合,距离的拉近使得大家眼中的李老师愈发亲切。

  亦是在最近的距离,才能让人察觉到这份亲切背后的犀利与坚持。如此,是为良师。

  技术与分享:非典型性理工男之路

  聆听过李志宏老师的演讲与发言的人,很难想象这位语言极富感染力、沟通与表达颇为生动的老师,出身理工科,且从小痴迷于技术。

  “可能大家对理工男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吧。”李老师笑言。

  李老师的成长路上充斥着对技术的崇拜与向往,“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修单车的师傅,因为觉得什么样的单车到了他手里,全都能修好。长大后,我的理想就变成了无线电技术,我觉得收音机太神奇了,我要好好研究这个东西。我高考时的第一志愿就是无线电专业。”

  1992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后的李老师,选择了留校。“其实那时候留校并不是为了当教师,而是为了待在计算机实验室里,每天与计算机接触,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在我眼里实验室是一个特别神圣的地方,每次进去前,都要把手洗得干干净净,而且要安静地进入,生怕把机子弄坏。”在90年代的当时,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大好的形势与满目的机遇使得留校成为了一件看起来有些“傻气”的事。也正是这般的“傻气”,让他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在实验室期间,李老师慢慢开始接触教学,虽还未正式成为教师,却也常常从事教学辅助类工作,给学弟学妹们讲解与辅导计算机知识。

  恰是这种分享与交流的经历,让他感觉到了突如其来的兴奋感。“这可能激发了我天性中的另一面,我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希望把自己已学到的知识跟别人去分享,迫不及待地想告诉他们,这种兴奋感让我隐约觉得这个职业也许是真正适合我的选择。”

  对于分享与传递知识乐在其中的李老师,每次沟通总是能将语言的真诚与魅力传达到对方心里,这种说不出的亲切与妥贴令人难忘。对此,这位大家眼里的“非典型性理工男”谦虚地回应:“可能因为我身在管理系,而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训练中本身就会涉及到沟通技巧的培养。其实我以前是很内向的,但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除了喜欢技术,也对文史很感兴趣,喜欢看杂书,历史、生物、天文、地理……我觉得知识是相通的。同时我又很乐于与别人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事情、自己的真实体会,可能这也会让大家觉得比较亲切吧。技巧与魅力倒是谈不上,只是很多事情当你细心观察、真正去体会,其后又真诚地去表达,就会自然而然感染到别人。”

  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教师”人设的他,开始进一步把对技术的热爱落实到管理知识中,也找到了全新的研究领域。“最开始只是对计算机感兴趣,觉得可以设计程序,很有乐趣。然后慢慢跟企业有了一些合作,在此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程序系统要应用到企业的工作场景中,需要突破各种难题,这涉及到流程的匹配、利益的平衡等等。在这样不断收到企业的反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在企业中,信息管理的首要问题并不是技术问题,反而是管理问题。身在管院,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点。”

  “计算机让我兴奋,我认为它肯定会改变人类。但在当时,它会具体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也不太清楚,而在后来的接触与研究中,我慢慢地领悟到了技术的变革为企业带来的巨大驱动力。直至今天,IT其实已经在改变我们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它绝不只是一台机器那么简单。”

  自由与创新:教学与科研之坚持

  1998年研究生毕业后的李老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大学教师。“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当教师,但是在高校待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这就是我未来期待的生活方式。”而在他眼里,这种生活方式为他带来未来憧憬的最大两个动力,就是自由与创新。

  自由成全了李老师无尽的好奇心。上世纪90年代末,电子商务领域充满了无限可能,各种机会不断来敲门。“但我始终没有出去,我一直在思考最适合自己的是什么。钱并不是我衡量的主要因素,我发现高校的环境有一点特别吸引我,就是自由。我可以自由地去探索,满足我对新知识的好奇,听从自己的心声去做一些事情,我觉得这是特别快乐的一件事,”谈起对“自由”的向往,他感叹道:“我始终觉得人生最奢侈的爱好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创新满足了李老师对自我的期许。开始从事教育行业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便是教学与科研并重。“纯教学,并不能满足我的自我要求,因为会让我兴奋的永远是新的知识。我心中最理想状态就是在研究中探索新的知识,然后将这些发现以及这种兴奋感,与大家去分享。这是从知识的创造到知识的分享,再到传播,一条完整的链,在这条链里我能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正是这样的个性与价值观,让李老师在专业硕士的教学领域如鱼得水。能站在EMBA、MBA等专业的讲台上,最重要的便是“教学的共鸣感”。对此,李老师回应:“你可以科研和学术论文完成得很好,但能不能与同学们产生共鸣,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我一直很佩服两位老师,一位是蓝海林老师,另一位就是陈春花老师。他们是真正有实践精神的学者,因为有实践,才有共鸣,这样的知识才有真正的生产力。所以我一直在往这样的方向努力。很早以前,我就开始参与各种企业的项目,了解不同的企业在IT管理当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当你的实践经验足够丰富,面对在职的学生时,你才可以胸有成竹,可以与他们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感”,让同学们眼中的李老师既专业亦亲和,而他坦言:“我其实很在意学生的评价,我最关心的是他们是否觉得这门课程有用。如果学生告诉我,这门课对他产生了作用与启发,这是我心目中最高的评价。因为无论我的课堂形式如何,教学风格如何,最终都是为了知识的传播,而知识传播的最终价值就是能够帮助到学生,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创造价值。因此我的所有努力和设计,我传递的知识,能不能产生共鸣,这是最重要的标准。管理这个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它的实验室在社会、在企业,并不在学校。我所讲的东西能与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产生共鸣,是最大的肯定,这种共鸣也成为了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如果同学们对我的课程内容提出疑惑,这其实是我研究与突破的动力,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凭着这样的热血与追求,他在每一个时刻都在发生变化的IT领域中始终紧随管理实践的潮流。李老师所从事教学的IT管理领域,需要面对的是发展的研究环境及动态的研究对象。“IT管理这门课的挑战性极大,因为IT技术前沿和管理实践每年都在变,所以很多学生会发现每半年我的课程内容可能就更新了三分之一,因为互联网商业社会的发展实在太快。这样虽然很辛苦,但我非常乐意,因为更新这些知识给了我持续的兴奋感。比如,区块链出现后,我立即非常渴望与学员去分享这个新动态,告诉他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新价值传递模式。我想这种迫不及待的兴奋一定会感染到学生们。”

  在90年代末,李老师刚开始上《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时,课程内容的70%是技术性知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授课的内容,也伴随着互联网社会的成长和人们对这个领域的认知而不断变化,“我们时刻在调整知识的内容来匹配社会的需求,我喜欢这样的方式,并且我不认为一门课哪怕是工具性的课,就可以一成不变。因为它的场景在变,在传统的工业化管理时代,和在今天的大数据驱动决策的管理场景下,知识的运用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管理学院的老师最重要的是要关注管理实践的发展,只要场景是新的,是符合当下环境的,学生就会感兴趣,就会受到知识应用的启发。”

  用如今流行的语言来说,IT管理是一个“跨界”领域,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其实我更愿意给它一个名称叫‘IT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与组织创新’,在管理学院,我们关注的是商业模式的变革、管理的创新。这样一个交叉学科,对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一个挑战,需要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当然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也一定是复合型的人才。要懂IT,更要懂管理。”

  在教学中,李老师一直在强调希望同学们能真正意识到IT为当今社会带来的变革并且充分投入到这样的浪潮中,“这门课程并不是专门针对IT行业,而是针对所有的行业,因为今天每一个行业都离不开IT。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改变着所有的行业,而对于当今的管理者来说,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要懂得如何去应用IT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只有真正懂得与理解,才能做出对的决策,去适应这个网络社会。这门课程就是让大家去认知IT能够为管理带来的变革潜力,以及这种力量如何为组织和股东创造商业价值。”

  开放与原则:为人师者之期望

  身为专业硕士学位的“大家长”,李老师为同学们上过课,指导过论文,当过班主任,甚至还常常在各类文体活动中亮相……频繁的接触与交流让他对这个独特的学生群体甚为了解。

  面对学生时,他的心态极为开放。“我所接触过的在职同学们,他们都非常可爱。他们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更愿意分享和互动,这样的交流真的会给我亦师亦友的感觉。不仅是学习上的问题,有时候各种创业的困惑、生活的难题,他们也愿意来询问我的看法。其实我们是在互相学习,虽说我是他们的老师,但他们在真实商业社会中所取得的成就,所累积的经验,他们对商务的敏感,还有获得成功背后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的。他们能带领一个企业从无到有做到几十亿,我其实会很坦白地告诉他虽然我是你的老师,但是你能做到的事情,我可能做不到。每个人都有他的特长,老师与学生只是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只要大家真诚地交流,相互都能学到东西。我觉得教育的本源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我更关注的是他们为人处事的进步,他们持续创造的价值。”

  除了给同学们上课,作为学院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的分管领导,李老师还担当着专业学位完善与发展的重要职责。在管理学院这一集合了大量商业创新因子与人才的环境中,他始终坚持以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课程的开发是我们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的重点之一,我们要关注新的前沿热点,同时又要找到真正适合出现在管理学院课程体系中的内容。因为知识本身需要有逻辑性和严谨性,需要有生命力,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从科学的角度去判断什么是真正的新知识,对未来社会的长期发展有帮助的知识。”在已经发展成熟的基础模块以外,各类前沿模块的加入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拓展事业上的更多可能。

  而开放的理念背后,李老师对为人的原则有着不容打破的坚持。“对于所有的学生,我会一开始就明确规则的重要性、公平的重要性。上课出勤的规则是怎样的,论文应该如何完成,时间应该如何管理……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他对自我的承诺是坚定的。尤其是涉及到公平、公正性的东西,一定要极其严格。对规则的理解和承诺,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这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也是一个企业家契约精神的体现,是实现一切价值的前提条件。”

  专业学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对此,李老师认为一个合格的专业学位毕业生要学会“利用知识的转化来创造价值”。“专业学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案例教学,鼓励互动和体验式教学,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将已有的、零碎的经验系统化,培养更系统的思考能力。为什么这些在职的同学们会选择回到校园?因为他们需要全面的能力提升,这就需要完整的课程体系来保证。高层级的人才在面对复杂的商业问题时,必须要知道它背后隐藏的商业逻辑和原理,才能随机应变。因此,我特别建议同学们,找到自己的短板,认真补足。要实现多角度的思维,你的知识结构一定要均衡。我们常常强调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句话听起来很通俗,但实际上需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知识体系来支撑。”

  面对越来越年轻化的学生群体,李老师也在时刻用心去体会他们处事的想法与沟通的风格。“比如说网红,我会从研究的角度去了解这样的现象和群体,这其实很正常,作为老师,如果你都不了解这一代人的想法和发展的特征,你如何引导他们?”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在网络社会成长起来的全新一代,而他们强烈的自我表达和分享的意愿,也与李老师对知识的态度不谋而合。“一直以来我对于同学们的期许,可以总结为三个词:其一,开放。只有开放,你才可以吸收知识,在知识海洋的殿堂里,你一定要像海绵一样虚怀若谷。其二,成长。我所说的成长是全方位的成长。在华工这个开放的商界精英平台,你只有学会如何从师长、同学、校友身上汲取各种正能量的养分,才能真正实现全方位的成长。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分享。分享是今天网络社会里最根本的原则,也是未来社会资源整合最核心的原则。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因为人们在不断地分享知识,分享的范围越来越大,社会也就越来越先进。”

  采访的最后,李老师以其印象深刻的几句话与同学们共勉:“拥有最好想法的并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最擅长从别人那里获取想法的人。推动变革的并不是最坚定的人,而是那些最能与志同道合者相处的人。最能激发人的并不是财富和声望,而是来自同伴的尊重和帮助。”

  名师简介

  李志宏

  教授、博导

  MBA主授课程: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南粤优秀教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信息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商务智能、知识系统工程、智能物联网与现实挖掘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MBA智库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mbalib-mba 。

相关阅读

院校相关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已有17人关注

院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