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F金融人才战略论坛观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价值引领
2017年12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举行了金融人才战略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金融机构与学界的代表。论坛最后一个讨论的议题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价值引领”,担任主持的是上海高级金融学院FMBA项目执行主任倪海英,嘉宾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汪滔,顺丰集团助理CEO徐前,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陈刚,以及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各位嘉宾就如何推进与高金的学术资源,进行“产业”与“研究”的深度合作发表了各自的设想。
以下内容整理自2017 SAIF金融人才战略论坛-圆桌对话
倪海英:请问陈刚院长,东方研究所的暑假实习训练营一直在协助各大高校培养学生,今年第一次把课程带到了高金。像这样的产业与教学的融合,从您的角度来看会给研究所带来怎样的价值?
陈刚:在高金开设的行研训练营是以“证券分析和研究”为主的课程,我们认为证券研究在未来会成为通识教育,每个学金融的学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应该懂点证券金融知识,看得懂研究报告;其次,我现在愈发觉得中国的证券研究在某些方面已经走在了超前的位置,如果能把这些报告的价值发挥出来,对学生们未来的职业选择会有很大的好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团队每年要面试上千人,工作压力非常大,因此想把工作前置,从在校生中培养,让他们了解我们这个行业到底是干什么的,适不适合自己;最后,我们认为高金是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能够在高金开展课程,对于我们的品牌也是一大提升。
倪海英:请刘总介绍一下在产学研共建方面,中欧基金的合作经验。
刘建平:我们和清华大学设立了一个养老研究中心。我国的养老已经进入非常严峻的时期,国家的政策还不完备,许多规则相比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我们希望依托高校及政府资源,在学校里设立平台,对养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政府提供一些好的政策建议。对中欧基金而言,产学研的合作肯定会带来很多价值,比如在人才储备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充电学习。比较有趣的是,我们并没有限制中层选择哪所MBA学校,但大部分人都选择了高金。另一个方面,我也从合作的老师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量化的投资理念,首先是出自理论创新,然后在实践中应用。但创新是非常难的,而理论研究没有这种局限性,新的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便可能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可以说,我们在很多地方受益于学校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倪海英:能不能请徐总对顺丰的多业态做一下介绍,另外基于顺丰的这种业态,我们之间可以有着怎样的合作,这样的合作又能给学生们带来什么价值?
徐前:之前我在金融行业工作了十多年。加入顺丰,是期望能给顺丰带来一些改变。我国很多基础行业仍然处于极度低效和分散,不能和欧美比。举例,中国现在的全货机数量大概128架,顺丰占了一半。美国有1300架全货机。但是同样的物流在美国单价20块美金,在国内只收12块人民币,但时效却快了美国人五倍。如果行业处于初级阶段,依靠金融和产业的结合可以带来一些改变,所以2015年我进入了顺丰。
顺丰做什么呢?就两个字:科技。我们搭建了三千人左右的科技团队,总部设在深圳软件科技园。科技平台搭建好了以后,可以促进整合相关行业,我们很多基础产业的供应链是极其低效的。每年有两亿人接受顺丰的服务,有八千万已注册的会员,还有一百万中小企业客户,怎么样利用这些数据?用AI、机器学习、大数据。我们的大数据团队可以清楚地定位,大家过去一年在互联网上买过什么东西,家人的消费习惯是什么,上午运还是下午运会比较满意等等。前段时间顺丰与佐治亚理工建立了战略合作,我们希望培养的人才要接地气,要愿意呆在中转场的仓库里,了解行业背后的真相。充分研究市场后,在过程中将数据打通,这类人才在未来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倪海英:汪滔教授一直在做教学与实践的融合,您听了几位嘉宾的发言有什么想法?与我们高金的教学之间可以产生怎样的融合?
汪滔:高金的实践课,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的主要方式是利用软件模拟交易,尽量让过程与实际情况接近。除模拟交易外,还会使用实时数据授课,强化数据分析能力,分析金融产品未来价格走势等,不管是股、债还是大宗商品,我们都会根据实际发生的市场情况,包括未来价格的走势,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们有机会系统地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二级市场上。
课程涵盖股票类、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外汇等,学生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不同的视角,会有很大的收获。目前,我们在筹备实盘交易的课程,通过设立相关基金,我们期望与刘总合作,邀请一线的基金经理给大家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这样的课程,希望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手,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很好的衔接。在此,学院期望能获得更多业界的支持,让同学们得到更加鲜活的实践操作。
倪海英:接下来,希望严弘院长从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的角度,阐述一下高金与业界有着怎样的合作?
严弘:过去几年,我们的研究从政策和应用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政策方面由张春院长挂帅的“金融研究中心”,直接和央行对接,为央行的人民币国际化政策的推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见解;应用方面有“公司金融研究中心”,以及“私募证券投资研究中心”、“数理金融研究中心”、“营销品牌研究中心”等。我们最近刚刚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签了合作协议,在未来十年会定期在高金就一些专题展开比较深入的讨论。我们的平台除了国际化和专业化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欢迎大家一起加入到研究团队中来,这也充分体现了高金产学研之间良好的结合。“学”字正好在“产学研”的中间,所以说学生也要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历练。
倪海英:最后请问三位业界老总,今后你们的企业与高金之间,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方面会有怎样的合作前景?
刘建平:作为研究机构,今后要借助学校的平台,希望为我们提供一些专业的意见及解决方案。另外我们还有很多合作的考虑,比如刚才汪教授谈到的基金投资的实战课程,我们公司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他们对市场、宏观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希望可以对高金学生理解市场并与市场相结合起到很好的帮助。
陈刚:我们除了希望吸引高金的优秀毕业生,也希望把我们对于人才的观念输出给学生,希望对他们产生一些影响,让他们在学校里把书读好,对未来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规划,不要辜负了宝贵的学习时光。另外在产研结合方面,我当初做证券研究时,离市场很近,但最近几年发生了变化,证券研究也要往学术上靠,而学校的研究要往市场上靠,这样就能形成一个交集。未来我们可以合作成立一个估值研究实验室,这样在估值研究上就拥有了话语权。这方面的市场需求会很大,我们合作的空间也会非常大。
徐前:金融很美好,但产业很残酷。首先,高金培养的金融人才一定要与实体经济转型中的变革走在一起,这样我们才能与华尔街的金融人才叫板;其次,2018年如果有一个高金人才加入顺丰,我的使命就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我需要能够浸入到供应链底层,搞清为什么有些国外的服装品牌可以将成本降到80元一件的人才。顺丰有大量的地面部队,有很多的数据,我们需要会分析这些数据的青年才俊。如果高金可以培养出全产业型的人才,我相信那会是全世界最牛的人才。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MBA智库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mbalib-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