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金FMBA陈宏教授讲述投资氢能
在全球能源行业大变革的背景下,被视作人类“终极能源”的氢能如今备受青睐,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的这个元素,“一夜间”从冷板凳上起来,成为了热门标的。那么,投资界嗅到了什么?
布局能源“制高点”
资本市场的确嗅到了机遇。仅近几个月,上市公司“氢能投资”升温。今年1月17日,大洋电机(002249)发布午间公告称,将出资650.38万欧元参股HT公司,持股10.20%,布局氢能设备市场。同期,凯龙股份(002783)与深圳市君丰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成立华盛基金,用于氢能源项目投资。由富瑞特装(300228)参与的上海第一套商业化运营的加氢站则已于2017年底开工,该加氢站预计于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氢能源相关技术日臻完善,国内外对氢能源越来越重视,中国已把氢能源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对发展氢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不少人于是判断,投资氢能的风口也开始到来,2018年或将出现氢能投资的爆发期。
熟悉的热度背后,应当需要保持冷静。投资氢能行业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甄别试图一夕翻覆,一拥而上的非理性狂欢?要正确用好资本的力量,实现产业共赢,真正敏锐又精准的嗅觉,应该放诸何处?从我的观察看,热衷于氢燃料电池和加氢站建设,这固然是氢能投资的重头领域,但重头领域,一来远远不止这些,二来实在不必过度竞争。
更广的应用,更多的机会
从产业链下游应用的角度谈起,我认为氢能最广泛的运用,是成为新一代更低成本的燃料,在电源、新能源巴士、物流车、船、热电联供、乘用车、基站等领域发挥更大的清洁能源作用。
除了应用端,我们也可以从产业链上游技术端,进一步来拆分氢能经济发展路径及投资机遇。
氢既可以从电解水获得,也可以由化石能源经蒸汽重整制得。但更值得关注的,一是更高效的小型电解水制氢设备,一是太阳能直接制氢的高端应用装备。这两处也潜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在小型电解水制氢领域,2016年,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高效环保水电解制氢装置的研发”通过了专家验收。通过自主研究,开发出电解电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集成化小型水电解制氢装置,填补国内集成化小型水电解制氢装置的空白,为进一步降低水电解制氢的直流电耗和制氢成本打下基础。后在北京加氢站成功示范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利用太阳能制氢则是另一条未来发展方向。去年,德国科学家们用149盏氙光灯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人造太阳”,该设备看起来很像一个巨大的蜂巢,被称作“融光”,旨在模仿太阳,产生光能以制造环境友好的氢能源。
上下合力,投资未来
在全球能源格局变革下,被业内视为“终极能源”的氢能,终于迎来发展爆发期。从“谈氢色变”,到政策护航、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资本试水,可以说产业的突破正在发生。
氢能有重要理由成为一种合理补充、甚至是取代式的战略资源选择。尤其是得益于我国幅员辽阔的先发优势,我国可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大量通过太阳能制氢,再用常温常压储存的氢油,像运汽油一样将氢油运输到需要的地方。这样我们就可以大幅减少对进口石油和化石能源的依赖,而且,氢油不仅可以分布式储存,也可以分区域制造。最终让氢油取代汽油,可以说是能源需求进化的一种必然,也是未来改变世界的重要战略布局。
因此,面对这样一个关乎国家福祉的战略资源,在轰轰烈烈的产业大幕和市场预期面前,我们既要全力投入,也要冷静客观。氢能产业作为未来终极能源的一个选择,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产业公司的努力,不同区域的协同,大家一起努力对方向,少走或不走弯路。
- 作者 | 陈宏教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MBA智库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mbalib-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