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厦门大学EMBA校友丁世忠:我要以"冠军龙服"赢奥运

2016年08月26日14:57     智库商学院     阅读量:

  2016里约奥运虽然闭幕了,但是热度依然在持续。虽然为了搭上奥运这班营销快车,各大品牌也如运动员一样,从艰苦备战争夺入场券,到临机应变争抢大众视线,每一环节都用尽“洪荒之力”。然而,正如不是每一位奥运健儿都能摘金夺银一样,走上品牌竞技场的选手也未必能取得佳绩。历史业绩显示,在大部分上市公司宣布与奥运达成赞助协议的当天,其股票都要遭遇震荡。而可口可乐、宝洁等公司,更是在赞助伦敦奥运会后,遭遇销量下滑。

  若事实的确如此,那么,奥运对品牌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

  首家挤进销售百亿俱乐部的体育用品企业、连续八年担任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赞助多个项目国家队的比赛装备、继续为中国队提供“冠军龙衣”的安踏,或许能揭开其中答案。

  奥运会对销售的直接帮助不会很大。

  它是一种长期的帮助,对促进品牌长期发展、增进消费者认同感有很大的贡献。——丁世忠

  2015年,安踏卖出了4000万双运动鞋,从销售数量上看,安踏已成为“中国运动鞋之王”。有人惊呼,安踏在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耐克”。但对此,丁世忠却并不认同,他早就说过: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险棋!“赌”孔令辉代言

  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现场,中国小将孔令辉与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的世纪决战动人心魄。千里之外,有个人更加揪心。因为,他把大半身家都押在了孔令辉身上。这个“赌”红了眼的人,正是丁世忠。

  当年,只有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顶级运动品牌才找明星做代言。为了打响品牌,丁世忠决定做国内体育品牌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邀请孔令辉出任代言人。然而,此举在安踏内部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安踏是个标准的家族企业,一家人齐心协力没分家,才有了安踏一年3000万的销售收入、400万的利润。但签下孔令辉代言就要80万。这个数字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知道安踏的人多,还是知道孔令辉的人多?”丁世忠一意孤行地签下了孔令辉。但是最开始销售量并没有起色。

  百般思考后,他恍然: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你签了孔令辉!要打响知名度,要再花300万上央视做广告。丁世忠思来想去,还是要破釜沉舟。于是,他“任性”地一赌到底。

  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与瓦尔德内尔苦战五局,奋战到底,不仅夺得男单冠军,更实现大满贯。他夺冠后狂吻胸前国旗、仰天长啸的一幕,打动无数中国人。此时,登上人生巅峰的孔令辉再喊出“我选择,我喜欢”的广告词时,安踏立刻横扫中国,当年的销售额就突破3亿。

  这一刻,丁世忠知道自己赌赢了。

剑走偏锋

先烧“冷灶”,赞助CBA

  安踏大热后,其所在地晋江迅速冒出了1400多个品牌,大家都以为丁世忠安踏的成功不过是“明星+CCTV-5”模式,随之各个品牌都疯狂找代言:运动员是首选,演艺明星也行。于是在CCTV-5,人们从早到晚都能看到明星们拿着各种牌子的“晋江鞋”,喊着谁也记不住的广告词。CCTV-5一度被戏称为“晋江频道”。

  此时,丁世忠想的不是找哪些大牌的明星,而是如何玩转重大体育赛事赞助。

  2005年,各大体育品牌削尖了脑袋疯抢2008年北京奥运会,丁世忠则默默烧起了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冷灶。他的“算计”其实很精明:奥运再火爆,投1个亿也只能烧十几天;CBA这样的联赛,一比就是一个赛季,看比赛的又是非常精准的篮球人群。所以丁世忠捡起“便宜”的CBA合约,一口气签了7年。

  不过,丁世忠还有个条件:要CBA球员穿安踏的篮球鞋上场打球。CBA官方倒没意见,但让丁世忠大跌眼镜的是,这个条件遭到了运动员的集体抵制,原因很简单:队员们穿惯了“洋牌子”,不想因为这个影响比赛成绩。

  技术上的短板,不是靠诚恳、韧劲和营销手段能够弥补的。丁世忠最终决定,投资建立运动科学实验室,烧钱也要烧出高科技的专业运动鞋。

  实际上,像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顶级运动品牌,都有庞大的“脚型”数据库。常年的体育赛事的赞助和用户反馈,才拥有这样的积累,成为其打造产品的“不传之秘”。而在CBA的遭遇,让安踏立刻飞奔在正确的路上:CBA专业运动员的脚型数据被全方位采集,场上动作被拆解分析,运动员和鞋全部细分成多种对应的类型。

  5年后,CBA赛场上,99.5%球员都穿上了安踏的战靴。

危中有机

“金字招牌”不能丢,变革迎新生

  安踏前期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2007年在香港上市;同年,签下NBA火箭队三位球星。但在结缘奥运上,安踏已陪跑两次:2004年雅典奥运输给了李宁,2008年北京奥运输给了阿迪达斯。

  丁世忠明白,要成顶级品牌,“奥运合作伙伴”这块金字招牌一定要拿下。2009年6月,安踏战胜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赢得了为中国奥运会军团打造“冠军龙服”的资格。

  2012年夏天,丁世忠看着中国奥运冠军在伦敦一次次身披“龙服”,内心既骄傲又焦虑。不久后,他公布了安踏有史以来第一份负增长的半年报。当年,安踏净利13亿,同比增长-21.47%,奥运营销费用却高达12亿,严重拖累了业绩。

  当年,全行业一片惨淡,曾经的行业老大李宁更是巨亏19亿。危机当前,丁世忠反倒觉得全面改造安踏的机会来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在全国7700多家专卖店布局ERP(企业资源计划)。

  完成改造后,安踏的反应周期快如闪电,热卖单品只要30天就能重新上架。2014年上半年,安踏重回升势,率先“跑”出全行业低谷,坐稳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2015年,安踏更是打破“百亿魔咒”,成为全行业第一家营收过百亿的中国企业,这是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第一次进入“百亿俱乐部”。

差异化定位+多品牌战略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在丁世忠看来,中国的经济虽然比过去放缓,但是增长还是处于全球领先位置,而从过去两年中国整个零售行业来看,体育用品行业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增长还是最快的,运动产品市场有刚性需求,空间很大。

  而中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消费层级多样,一个品牌难以覆盖全部消费者。

  丁世忠:“所以我们需要不同定位的品牌去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安踏定位为大众专业运动、FILA是运动时尚,迪桑特专攻滑雪和冬季运动市场。”

  安踏的“百亿”征程才刚刚开始。“安踏虽然诞生在晋江,但安踏的视野不能局限在晋江,不能局限在福建。安踏应该是一个全国的品牌,一个世界的品牌!”在多品牌战略和差异化定位的引导下,安踏将继续蓄力,成为世界级体育用品公司。

  • 来源|厦大EMBA教学中心


今年考研474万人,学历内卷不断加剧!

如果你还在纠结考与不考?考什么?

 17年考辅名师倾情指导,带你入门MBA联考备考

点击立即报名 https://ke.mbalib.com/pc/column/939?cid=1%3Ffrom_source%3Dsxylb

详细课程咨询添加微信:mba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