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书记、校长:
大家上午好!一年一度的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今天在美丽的呼和浩特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北京邮电大学向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吹响了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沿、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一年多以来,高等学校在加紧设计和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同时,全社会围绕“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如何建设“双一流”?这两个基本问题,开展了深入而又广泛的讨论。理性地说,建设“双一流”的路径一定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大学各自的历史、文化和学科特点决定的,但是,我认为,以下三点是中国大学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牢牢抓住的三个共同方面:
一、必须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创建“双一流”,从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
纵观几百年来人类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任何一所成功的大学都是深深根植于国家和民族沃土之中的大学,那种企图脱离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和发展实际去创办高水平大学的想法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所要建设的“双一流”大学,必然是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和中华文化的大学,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的大学,是让人民满意的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量的1/3,这说明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这一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也必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既是我们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基础,更应当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价值导向。因此,坚定“四个自信”、具备中国特色、实现人民满意,应该是“双一流”大学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绝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西方高等教育的经验,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把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同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结合,这才是我们推动“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的正确道路。
二、必须站在第二次高等教育革命的高度来审视、设计和推动“双一流”建设。
大家知道,第一次高等教育革命发生于170多年前,它是由工业革命引发的。在工业革命之前,高等教育基本上是“面对面的学徒制教育”模式。工业革命催生了“规模化、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增加了对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那种“面对面的学徒制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化社会对大规模专门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于是,高等教育创造出带有“规模化、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显著特点的教学模式,实现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170多年来,虽然每一所大学都在不停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改革,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样式没有改变。
今天,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与以物质和能源为主要资源不同,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毫无疑问,这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将带来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一系列严峻挑战。比如,(1)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总量正在以几何倍增速度实现着爆炸式的增长,知识更新速度空前加快,这就给教材的稳定性带来严峻挑战;(2)移动互联网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便利性空前提高,知识以“碎片化”的颗粒状方式随时随地向我们涌来,知识的专业分类开始淡化,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于互联网技术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但是,这一便利给学生和教师知识的系统性带来严峻挑战;(3)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机器代替人将大规模成为现实,这预示着将有一大批传统行业消失,大量工作人员下岗,大学许多传统专业被迫关门,这必将给专业的稳定性带来严峻挑战;(4)千百年来,实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已经成为公认的两种科学思维模式,随着快速计算和存储技术的发展,诸如计算思维、大逻辑思维的一系列新的思维模式开始出现,它们在拓展和丰富传统科学思维模式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研究课题,这就对传统科学思维模式的权威性构成严峻挑战。仅从以上四大挑战给大学带来的巨大冲击就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以后,规模最为浩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第二次高等教育革命已经向我们席卷而来。
让我们倍感兴奋的是,我国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同这场高等教育革命形成了神奇的历史性交汇。置身于这样一场伟大的变革之中,高等教育工作者唯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刻把握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本质和特征,站在第二次高等教育革命的高度来审视、设计和推动“双一流”建设,在“直线加速”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抢抓“弯道超车”的机遇,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中真正实现赶超国际高等教育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
三、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推动“双一流”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长期坚持“三个面向”。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坚持“三个面向”仍然应当是我们牢牢把握的行动指南。只有牢牢把握住“三个面向”,高等教育才能立足于国际教育和科技的最前沿,才能服务服从于国家重大需求,才能真正投身于国民经济主战场。
“双一流”大学建设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这是“双一流”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新大学的办学方式,提高办学的开放性,实现育人的现代化。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我们要不断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要以大学章程为根本,以综合改革为依托,以学科规划为抓手,积极为“双一流”建设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发展环境,不断激发“双一流”建设的内生动力。
我们这里强调“双一流”建设的中国特色,绝不是要“自说自话”,在可比较领域一定要设定追赶国际先进高等教育的目标。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经验与教育理念,加强国际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我国高校在世界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各位书记、校长,教育事业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让我们齐心协力,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真正担当起科教强国的历史重任,久久为功,弛而不息,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 来源/人民网
17年考辅名师倾情指导,带你入门MBA联考备考
点击立即报名 :https://ke.mbalib.com/pc/column/939?cid=1%3Ffrom_source%3Dsxylb
详细课程咨询添加微信:mba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