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开学季谈《在明明德》| 三位清华经管老师探讨“大学伦理之基”

2020年09月22日11:41     智库商学院     阅读量:

  2020年9月5日晚,继上午清华经管学院2020级MBA新生开学典礼成功举行之后,MBA新生、老生和校友们在线上迎来经管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教授、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钱小军教授与姜朋教授,聆听三位教授畅谈他们合著的新书《在明明德》。

  徐心教授在致辞中谈到,在秋季学期开课前,MBA中心邀请三位老师采用线上圆桌的新颖形式分享《在明明德》,于同学而言,犹如在丰收的季节抢先品尝成熟的果实。三位教授围绕这一著作,深入探讨伦理教育问题,必有思想火花,点燃真知灼见,极有意义。

图像标题
开学季谈《在明明德》:
钱小军教授、杨斌教授、姜朋教授


“明”“明德”及其主动面

  活动开始后,姜朋老师实际上承担起了提问者的角色。应他之邀,杨斌教授首先对书名《在明明德》进行了解读。

  杨斌教授提到,今天正值2020级新生入学,不知有多少同学愿意给原来写推荐信者或者其他对其入学有影响的人写信,倾诉一番自己的想法感受。感恩可以是一种习惯,也可视为美德,更是一个广义的伦理问题。他认为,这一行为反映着“己与人”、“予与取”的关系,显出人性、品德的因子,彰显情操,这也就是“在明明德”,是某种意义上的伦理行为。他接着谈到,有些人可能更懂得感恩相助,更富有适度的内疚感,认为自己对他人负有一定的责任(这种情感与领导力之间亦有相通之处)。这都其间都涉及伦理问题。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若视作理所当然,不闻不问,会演变成一些大问题。

  钱小军教授也认为,很多时候伦理是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利益相关群体中应把谁放在最优先位置去考虑,伦理之所以充满纠结,因为实无万全之策:也许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采用的某种方案,对投资者却并非甚妥,这其中常是一种权衡,并无简单的是非对错。同学很少意识到,伦理是重要的领导力方向。

  杨斌教授回应说,提及伦理问题,往往会涉及文化与领导力的问题。在相当多的关于领导力的书中,以压倒性篇幅去论述领导力的有效性,而其论及领导者道德或伦理的章节却寥寥无几,微不足道。对此他强调,离开伦理,又何以妄谈领导力。要警惕过度攻略化的领导技巧导向。

  杨斌教授还特别指出,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及不同阶段所处的情境的差异,想要达到“明德”可能会面临纷繁挑战,成为人生始终面对的新尝试、新难题、新课题。《在明明德》一书中约有一半内容与“明”“明德”的方式有关。他强调,MBA同学选择入读清华MBA,是希望自己在同学、老师提点、激励下,产生对问题的新释新解,但要警惕常有人说到的“空杯心态”(将成型知识装入空杯)——这是对同学们既有积累的轻视。要发挥同学们带到课堂上来的鲜活知识、经验阅历,进行建构式学习,才是MBA教育的应有模式。在“明明德”的问题上,须知自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建构者。

  钱小军教授也表示,经管学院面向MBA学生开设《伦理与企业责任》必修课,迄今已逾十载。即使是长期执教、经验丰富的教师,也能通过案例讨论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正所谓“教学相长”。钱小军教授进一步指出,“在明明德”是几经反思的决策应对。同学们需养成反思的习惯,通过反思不断成长。

“明”“明德”的使动层面

  杨斌教授指出:即使是一个MBA班级,也会形成自己的班级风气,从而可能影响着身处其中的同学。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机构更不能只满足于提供“服务”的“平台”,而应具有塑造性。

  姜朋老师回应说,不只是伦理课,作为教育的有机环节,MBA所有课程均有伦理意义上的塑造性。同时,学生加入清华MBA项目,也就意味着会逐步强化对清华校训、学风的认同与践行,这也是塑造的一种方式。细思“明明德”,不仅是某一门课的事,各门各类课程中其实都蕴含了价值塑造的追求。

  杨斌教授明确表达了对“学生顾客观”——教育资源沦为由使用者(学生)本人决定——的反对,《在明明德》书中也多有探讨。“越来越多的校外培训机构,以学生短期的主观满意度作为评价老师带来的教育价值,这种教育理念经常缩写为‘以学生为中心’,这其实需要被澄清的。更准确的表述其实应该是‘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而不是由学生因之主导教育进程,或者学生如不满意,教师就只能服务、服从、放任,这都不是教育的应有之意。”

  钱小军教授也认为,清华经管学院MBA培养目标是塑造未来的领导者。今天的学生离校后成为组织的领导者,其组织的伦理环境、道德标准、健康发展将由他们来塑造,其行为将影响组织的建设发展,身上责任重大。

“隐性课程”与在明明德

  杨斌教授以商学院为例,指出,学生除了修一些显性课程之外,还修习着大量极富价值的“隐性课程”。

  比如,在社交媒体普及的当下,MBA学生的之间、MBA学生与教师在课上课下的交流,不仅有助于学生找到归属感、“戚戚感”(心有戚戚焉),也对共通价值观的形成,对进行价值塑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又比如,在疫情背景下,不同学校校长所采取的差异举措,甚至还包括周遭环境,都显露各院校的基本品格,包括主张什么、看重什么,构成其隐性课程,也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教育的内涵与精神。对学生来说,耳濡目染,会受长期熏陶影响。比如,西南联大事迹,如果只归功于其显性课程的贡献,则小看了它。在那种闭塞穷困的环境中,存在巨大的精神激发作用,让师生同仇敌忾。成长中的隐性课堂堪称宝贵财富,但他特别强调:切不可低估隐性课程可能对学生成长发展做出的贡献。

  对此,姜朋老师表示赞同,他认为伦理学习、修为并非在短期内就能见效,而是应真切地理解“在明明德”之“在”字,事“明明德”终身如影随形。

伦理教育的因与果、意与形

  为什么分析决策型案例讨论时不应过于看重后来的结果?

  对此,杨斌教授结合他所撰写的新书导言中提到的“畏因如果”一词进行了阐发。同学们想知道案例后续结果如何,其实是希望验证某种期待,比如扬善除恶的结果,希望能看到“正当选择”终能战胜了“不当选择”。然而,如果同学们太在意案例中的“果”,而现实中的“果”又总是未能如愿,那么此时教育意义是什么就会受到质疑。对于伦理思考来说,思考者所欲求的“果”是否靠得住、是否能实现,都存在不确定性,从而衍生出大量问题。

  钱小军教授也谈到,上课所用案例涉及的情境,挂一漏万,时过境迁,同学们也未必都记得清晰。案例的结果更难以构成同学们日后选择的指导手册。但是,课程传递的伦理问题意识、伦理进路选择、处理伦理挑战的方式与方法论,却可能给学生以启迪。

  杨斌教授补充说,好的伦理课不是让学生记了一本子,而是让学生记一辈子。记住一辈子的常常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会进入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框架中的东西。

  姜朋老师用四字来概括两位老师的发言:“得意忘形”——时过境迁之后,可能忘却了课上所讲的具体内容,但得到的是课程的真意。

  三位教授还解答了同学们的各种提问。开学季谈《在明明德》,三位老师为刚刚踏入清华园的莘莘学子,以及久入职场的MBA校友在清秋澄澈的夜晚,带来了一场值得永怀珍藏的思想启迪,成为新生们踏上新学征程、盛食厉兵的拼搏序曲。



来源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MBA智库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mbalib-mba。


今年考研474万人,学历内卷不断加剧!

如果你还在纠结考与不考?考什么?

 17年考辅名师倾情指导,带你入门MBA联考备考

点击立即报名 https://ke.mbalib.com/pc/column/939?cid=1%3Ffrom_source%3Dsxylb

详细课程咨询添加微信:mba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