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学者观点 | 刘俊颖:中国承包商为什么不愿意购买工程保险?
选择一个范围和边界明确的主题,展示一个从零开始直至非常高深复杂的研究的全过程。 ———Knuth《研究之美》
研究概要
一位资深英国工程保险经纪曾评论“中国人是风险偏好型,理由一是很多人喜欢gambling,二是不喜欢买保险。”这番言论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国人为什么不喜欢买保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006年刘俊颖撰写《国际工程保险索赔中保险原则问题》一文,发现很多保险问题在于对于行业游戏规则的不理解。2014年刘俊颖及课题组的成员系统梳理,包括保险需求、保险安排方式、保险采购、保险有效性维护、保险索赔的工程保险等最佳实践。
基于对工程保险实践情况的理解,在进行中国承包商工程保险购买意愿这一研究中,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通过文献综述和调研访谈进行拓展,得到5类承包商工程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风险感知和过去经验,并构建概念模型。
对186位参与工程保险购买的项目经理及商务经理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承包商对于工程保险的购买意愿主要受其对于保险购买的态度(Attitude)、感知购买保险的主观压力(Subjective Norm)两项因素的影响,未发现承包商对保险购买及索赔的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对保险购买意愿的显著影响。同时,还发现风险感知(Risk Perception)和过去经验(Past Experience)通过影响态度间接影响承包商保险购买意愿。
通过对数据结果进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承包商的低保险购买意愿。一方面是由于承包商低估项目的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可能后果,并且其过去的工程保险购买经验和索赔经验可能并不丰富,造成承包商对工程保险产生消极评价;另一方面,在中国大环境下,无论从法律规范、合同约束还是市场引导角度,承包商感知到的购买工程保险的社会压力并不强烈,造成了中国承包商的低保险购买意愿。
这项研究从中国承包商的保险购买意愿形成机理角度增进对工程保险发展障碍的理解,实证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供承包商、保险公司、保险经纪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找出工程保险在中国步履维艰的根源所在,为推动风险管理与工程保险制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当前形势
阳光保险经纪(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崔丰堂
全球工程保险的情况与本研究呈现的结论是非常吻合的:美国市场是法律驱动的;欧洲市场是风险意识和标准合约双轮驱动的;中国承包商购买意愿低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几乎涉及所有研究的因素。
比如,在风险感知方面,针对大型工程项目,国内真正的EPC项目占比仍待提高,业主常常是大业主,多合同管理的方式造成风险向承包商传递不充分,承包商风险感知差;同时,工程保险的采购一般也是由业主完成的,所以承包商保险购买的经验也不丰富,在这方面,在中国承包商参与境外非援助项目时已经有所改变;另外,在法律层面,国内也并没有太多针对保险的条文,合同范本中也没有针对保险的详细规定。
本研究引导我们进行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如何改良工程市场的现状,提高工程保险的购买比例;二是针对承包商提供更符合中国工程市场需要的保险产品。最终,通过充分利用保险工具改善工程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在我看来,这项研究更大的意义在于就保险进行严肃的理论研究。保险运作机制像其他优秀的社会机制一样简单明了,支撑着行业稳定地发展了近200年,但这样也造成了在全球范围内保险行业缺乏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发展,而在国内这个问题更突出。
近年来保险科技已经被推向前台,但保险变革却仍没有扎实的理论支撑,这是很需要担忧的。因此,借此论文的推广之机,呼吁大家共同推动保险理论的进化。
研究感悟
西悉尼大学高级讲师 冯迎宾
我们研究的选题基于许多人观察到中国承包商不愿意购买工程保险的现象。好奇心驱使我们去探究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去改变。我们认为找到了一个有意思且有意义的选题。
本研究通过计划行为理论这一成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对承包商保险购买意愿的形成机理进行探索,试图向受众讲述一个完整有趣的故事,也希望对中国工程保险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
现就职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 林森
在全球三大保险经纪公司之一的Willis上海公司实习期间,我看到很多优秀的保险人从专业角度推广各类工程险种,当面对的受众是中国承包商时,有时不尽如人意。工程保险是公认有效的转移项目风险,弥补项目损失的金融手段,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承包商只购买规定的最低额度工程保险,甚至不购买工程保险,对于整个保险的全过程管理也不够重视。这种矛盾与反差就是我选题的由来——从承包商购买意愿角度探索保险购买行为背后的故事。
Knuth的《研究之美》中将科学研究描述为“选择一个范围和边界明确的主题,展示一个从零开始直至非常高深复杂的研究的全过程”。国际工程风险管理课题组的每周组会为我多次纠偏和提供灵感,合作者冯迎宾老师为我提供严密的理论模型,并在定稿和投稿期间花费很多心力,众多像崔总这样的业界专家为我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实操意见。这篇论文虽然过程难产,但让我切身体会了“科研之难,科研之重,科研之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MBA智库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mbalib-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