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金融伦理学的典型现象是金融隔离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邱慈观解读《金融伦理学》

2014年03月18日09:44     智库商学院     阅读量:

  《金融伦理学》是建立在“企业伦理学”(Business Ethics) 的基础上, 近十年才发展出的一门学科, 探讨与财务理论及金融实务相关的伦理问题。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的MBA课程中就设有这样一门课程,任课的邱慈观教授对《金融伦理学》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邱教授认为,《金融伦理学》有许多常探讨的议题,如利益冲突、金融市场的公平性等等,而邱教授认为“金融隔离”(financial segregation)是金融伦理学的典型现象。

  “‘金融隔离’是现有金融生态系统的问题之一, 这个系统彷佛刻划了一条无形界线, 把许多弱势社群摒除在外, 不提供金融渠道, 让这些社群难以获得想要的金融产品服务。”邱教授严谨说道。

  “依世界银行的统计, 2012年全球七十一亿人口中, 有高达二十七亿的成年人欠缺正式金融渠道 (formal financial access), 既未在银行开设存款帐户, 更无法获得基本的金融产品 (贷款)。被金融机构摒除在外的社群, 大多居于山颠水涯的僻远地带, 或是经济上的弱势者, 银行替他们提供服务的成本远大于效益, 因此欠缺动机, 提不起兴趣。当这些弱势社群需要金融服务时, 他们只有求助于非正式渠道, 包括形成自助储贷团体, 或向典贷业者及高利贷业者融资。这更凸显了教课书上『量身订做』(tailor made) 一词的吊诡, 银行只愿替金字塔尖端的富裕客户量身, 制做华美服装, 而弱势社群却连最基本的金融机会都难以获得。倘使社会对穷人连张捕鱼网都不提供, 叫他们何以学会捕鱼, 何以生存, 何以向上发展? 这就造成了社会流动的障碍! 另外, 如果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 社会正义 (social justice) 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现有金融生态系统里所欠缺的公平性却对此形成莫大挑战, 这是金融领域亟需深思的课题。”

  邱教授接着又表示, 金融伦理学之所以被同学们认为有前瞻性及可拓展视野, 大概是她把这门课的主题与时代关怀做了紧密结合, 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来分析金融业应如何进行组织变革, 改造体质, 以强化它对抗环境及社会风险的能力。这门课同时强调, 金融业须有开创性, 透过有创意的金融产品服务, 把风险转化为契机, 以解决时代问题。这也是英文会把 “risk” 与 “opportunity” 两词并置, 或中文「危机」一词的真谛。当然, 更重要的是,「金融伦理学」会探讨产品与服务的「伦理适格性」, 以一套标准来评估金融产品与服务是否对社会有利。这项工作也回归到伦理学的本质, 把金融与伦理结合,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的政策与流程,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看金融产品与服务。


今年考研474万人,学历内卷不断加剧!

如果你还在纠结考与不考?考什么?

 17年考辅名师倾情指导,带你入门MBA联考备考

点击立即报名 https://ke.mbalib.com/pc/column/939?cid=1%3Ffrom_source%3Dsxylb

详细课程咨询添加微信:mba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