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大MBA张慧颖:新时代下的智能制造与创新
2017年11月08日17:01 智库商学院 阅读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将激励全社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擦亮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闪亮名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创新驱动下的中国智造将如何前进?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系教授张慧颖从创新智造的角度对十九大报告进行了解读。
张慧颖,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宣传系统“五个一批”(经济学)理论人才,主要科研方向涉及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有强国都是制造业大国,而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在国防、军事、航空、运输、生产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这些优势表现为强大的武力威慑、高效的交通运输、高产能的制造能力等。因此,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处于一个转型升级并快速发展的阶段,整个制造业面临着以下问题:外部市场的复杂性不断提高,而产品的价格灵活性、耐用性及可靠性也加剧了复杂性。同时,在产品的数量方面已经不存在确定的预测了,生产者必须越来越灵活,讲不同的产品变种,以及在极端情况下把个性化的产品推向市场。同时消费者愈发想要迅速得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并且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制造与管理方法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迫使我们运用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和管理工具,通过20世纪后30年以来发展的3D打印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智能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集成发展传统制造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制造模式,即智能制造模式。
面对智能制造模式给制造业带来的新机遇,全球各国紧密围绕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随着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逐渐意识到实体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于是采取了再工业化以及制造业回归政策,逐渐增加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提出了以《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为首的各项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于此同时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并组建工业互联网联盟,与美国政府的战略举措相呼应,其智能化主题引发了工业与互联网变革中的概念浪潮。
德国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强国,为了继续巩固其制造强国的地位,紧抓智能制造趋势,提出了工业4.0的未来工业构想,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战略促进其构想的实现。日本、韩国、英国等各主要发达国家,也纷纷将先进制造业以及智能化制造技术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实施,积极抢占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制高点。由于我国工业革命起步较晚,且发展水平不均,导致我国的工业企业现在处于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共存的局面,同时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也较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为了实现在工业领域对传统制造强国的弯道超车,我国同样紧抓智能制造的发展机遇,在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规划,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以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以及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本国所带来的挑战。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是企业创新,德国“工业4.0”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进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拥有BMW、西门子、博世等一批具有总体平台架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制造企业。
国内绝大多数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在软件平台开发和架构设计方面的能力仍比较缺乏。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再次释放出对创新的号召,正当其时。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MBA智库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mbalib-mba 。
17年考辅名师倾情指导,带你入门MBA联考备考
点击立即报名 :https://ke.mbalib.com/pc/column/939?cid=1%3Ffrom_source%3Dsxylb
详细课程咨询添加微信:mba2088